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廉政教育 > 勤廉楷模

林月婵:闽宁不了情

【字体: 】 【编辑日期:2016/8/12】 【作者:人民日报】【阅读: 】

林月婵近照(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)

 

坐沙发久了,需要两个人搀着才能站起来;回忆往事久了,总是要停顿一下才能再继续。然而当聊起20年前那一幕幕场景的时候,林月婵却仍激动不已:“党交给的任务,我一定要完成!”

 

20年前,她以这句话为誓言,踏上了闽宁扶贫协作之路;20年后,尽管已退休快10年,这句誓言依旧是这位老党员的“口头禅”。

 

一次塞上行,一生闽宁情

 

1996年5月,身为福建省民政厅副厅长、省脱贫办主任的林月婵在北京参加了国务院东西部协作工作会议。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任务交到了她手上。“那时候,我们两省区之间,既不通直达火车,也没有飞机航班,坐汽车至少要走3天。”可面对党中央部署下来的任务,林月婵想的第一个问题是:怎么圆满完成?

 

还没离会,她就找到宁夏的与会者打听:你们那里有几个国定贫困县?都在哪?希望福建怎么帮扶?一听说是西海固8个县,林月婵当场就问:“要是我们找沿海经济最发达的8个县市,和你们一对一挂钩扶贫,你们觉得这方法怎么样?”

 

带着初步思路,双方各自回到地方向上级汇报。福建省委和省政府明确表态:不仅是选8个县市逐一挂钩,而且还要让沿海5个设区市作为“后盾”,不脱贫就不脱钩,把此当作一件政治工作,一定要完成中央部署下来的任务。

 

得到答复后,1996年11月,宁夏党政代表团来到福建,闽宁之间第一次联席会议正式在福州召开。而这一开,便连续20年,从未中断。

 

1997年2月,肩负着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关于如何具体落实闽宁协作的任务,林月婵一行13人,第一次踏进了塞上宁夏。就从这一次开始,直到2007年退休,林月婵总共到宁夏40多次,一次之行变成了一生之情。

 

调动起每一支扶贫力量

 

“我还给你们福建老板开过专车。”在银川街头调研时,给她们开车的的士司机随口一句话,却让林月婵上了心。“那你还能和他们联系上不?如果能联系上,请告诉他们:‘家乡来了亲人,请他们到我住的酒店房间来坐坐’。”

 

当天,这位朴实的的士司机一口气请来了40多位闽商。“你们都叫什么名字、来自福建哪里、什么时候来宁夏、做什么生意、现在情况怎么样等,我都问了个遍。”林月婵仿佛又回到了当年。

 

不仅如此,临走前,林月婵还特地帮这些闽商们建立了闽商协会,并专门请宁夏的一名干部来当秘书长。“福建的财力有限,不能完全依赖财政,我是想像在福建一样,调动起每一支力量,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和市场的力量,和我们政府一起来参与闽宁对口协作。”

 

林月婵的想法,得到了福建省委和省政府的支持。1997年4月17日,福建党政代表团回访宁夏,同时召开闽宁第二次联席会议。会议期间,11名闽籍企业家受到福建省领导的接见。从此,在闽宁协作中,闽商成为一支格外重要的队伍。“后来还请来教育、卫生、民政等各个部门一道加入,形成了全省共同参与的格局。”

 

手机里最多的是宁夏的号码

 

2007年,林月婵退休了。但她的闽宁之情却始终不断。这一年,她又被宁夏聘为“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顾问”,操心的依旧是闽宁协作。

 

每一批援宁挂职干部都是林月婵亲自送去、再亲自接回;每一次往返时,她还要带上一些家乡土特产品,顺路去慰问挂职干部。

 

从“移民吊庄”到“坡改梯”,从“井窖建设”到“劳务输出”,从“菌草推广”到“招商引资”,从“联办医院”到“援建学校”,福建援宁的每一个项目里,都有着林月婵的心血和关注。只要碰到难题,不管宁夏还是福建,干部们总会不由自主地先给林月婵打电话求援。所以至今,林月婵手机中储存的号码,最多的就是宁夏的。

 

2015年,林月婵被宁夏评为“感动宁夏十大人物”。登台受奖时,她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。“因为想说的太多了,想做的也太多了。”面对记者,林月婵说,“看到今天宁夏的变化脱胎换骨,我最想说的是:党交给我的任务,我完成了!”(记者 赵 鹏)